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——万山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侧记

投稿信箱:wanshanwang0@126.com      

2014-06-20 02:15:17   
      初夏时节,不论漫步于万山区城主街道,还是徜徉于背街小巷,就会发现:这里处处‘透绿’、整洁有序、空气清新,处处洋溢着活力、时时感受着舒心……
 
      这样的生机与活力,来源于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,来源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所取得的成果,更来源于当地群众追逐美好家园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。
 
“不为扛牌子”
——一切为了群众
 
      2012年春,万山正式启动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工作。与以往夺标拿旗式的创建模式不同,万山一开始,就将造福群众作为了最重要的考量元素。
 
      “我们搞创城,不只是为了完成创建指标、扛回一块牌子,而是要通过借鉴省级文明县城的先进测评体系,找到一个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的总抓手。”万山区委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表示。
 
      基于此,万山区顺民心,抓机遇,把创建全省文明县城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和年度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之列,科学制定了县城总体规划、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。
 
      随后,成立了区委副书记、区长任组长,区四家班子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,设置了副科级常设机构,配备了6名编制人员,每年安排创建活动经费120万元。

 
      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,该区成立了八个专业组,分别由副县级领导任组长,每年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专业组和责任单位,实行定部门、定领导、定任务、定进度、定责任。

 
      区委、政府督查室和创建办负责对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,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电视、网站、简报等形式适时曝光。对工作不到位、措施不力的部门负责人,由区纪委启动问责制、戒勉谈话,直至组织调整。
 
      一切为了群众,自觉顺应百姓需求。
 
      “群众盼望什么,我们就干什么。”该区对涉及城乡建设、管理问题进行梳理,俯下身子向群众问计寻策,一份份沉甸甸的民意成了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。
 
      同时,把创城过程变为检验作风的过程、锤炼干部的过程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过程。基于这一理念,万山区对标列表,梳理出10大类200余项任务——从翻修街道到整治市场,从治理乱停乱放到创建文明服务窗口……每一项都是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、紧事、身边事。
 
      随着创建的深入,市政设施服务功能日趋完善,城市面貌和百姓生活发生可喜变化——城变美了、路通畅了、街整洁了、车规矩了、商家有序经营、好人竞相涌现……
 
 
“用脚丈量民情”
——一切依靠群众
 
      创城,不是口号,而是全区上下实打实的行动。
 
     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,万山区以路为轴,沿路摸排,逐一解决。对明查暗访梳理出的问题,明确整改措施、计划投资,责任单位、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,进行台账式“消号”管理。
 
      这其中,最为老百姓津津称道的是徒步现场办公。
 
      “干部沉下去,问题摸上来。”区领导把指挥部的办公桌放在一线,每周带领创城办工作人员,以徒步行走形式,走上街头,走进市场、社区、城中村,现场发现问题、现场问计于民、现场拍板决策。
 
      “现场办公确实很见成效。”区创建办的一位干部深有感慨地说,每次巡查都能为居民解决几个实实在在的问题。
 
     “这儿脏得,那叫一个看不得,想过去得绕着走。今年4月份,创城办的来了,当场就给环卫打电话,还发了督办卡。你看,现在这儿成了小花园了。”住在万山镇同心社区的老陈赞不绝口。
 
      “从开展活动到现在,我们的体会是,用脚丈量民情、现场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办法。与人民群众距离缩短了,创城成效日益凸现。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权章说。
 
      在区电视台开设“曝光台”栏目,让群众揭短曝光;在万山新闻网开设书记、区长信箱及社情民意栏目,让群众提供“脏乱差”线索,这是万山利用新闻媒体推进工作的又一利器。
 
      4月30日,家住原万山镇宿舍居民向区长信箱反映,附近排水沟堵塞,污水排水管破裂,污水无序排放造成附近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……
 
      当天,区长信箱工作人员把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交办。
 
      5月2日,万山环境卫生站组织工作人员对原万山镇公厕化粪池管道进行疏通,并要求公厕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清理,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。
 
 
“人民满意是硬道理”
——一切服务群众
 
      6月18日,一些群众簇拥围在万山中心广场社保局外墙的免费广告栏前,寻找合符自己需要的广告。
 
      “这里位置好,来往人员多,是贴广告的好地方。以前乱贴乱画现象严重,影响市容市貌。”一位市民感慨地说,“现在有了免费广告栏,管理规范了,阅读方便了,城市也干净了!”
 
      2012年,区政府统一制作免费广告栏,安装在人流密集、位置显眼的地方,让小广告有容身之地。同时,开展专项治理,实行有奖举报,推行严管重罚。疏堵之间,遏制了乱贴乱画的不文明行为,也彻底根治了“城市牛皮癣”这块顽疾。
 
      “人民满意是硬道理,这是我们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初衷,也是终极目的。”区创建办主任杨胜庆说。
 
      迎人民大考,行服务本色。两年来,万山着力打造8项优良环境,提高市民素质,提升城市品位。
 
     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。制定出台《万山区法纪廉政教育进项目进工地实施办法》、《关于严禁村(居)干部在当地承揽承建工程项目的暂行规定》等规定,加强工程项目监督,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腐败;坚持惩防并重,注重教育感化,丰富教育手段,向科级干部家属致“廉政家书”、“廉政短信”,增强遵规守纪意识;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。
 
      建设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。以普法宣传为抓手,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、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单位活动;设立法律援助站和法律援助中心,成立了专门的人民矛盾调解工作中心,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;2013年,该区社会治安群众综合满意率达96.84%,列全省第13位,全市第1位。
 
      建设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。出台了《铜仁市万山区诚信政府建设实施方案》,加强以诚信政府建设为重点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;深入开展“百城万店无假货”示范街和“诚信示范经营户”、“诚信示范企业”评选活动,不断提高经营者素质和市民的文明程度,推进诚信万山建设。
 
      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,以“道德讲堂”为载体,广泛开展以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;万山图书馆达标三级,图书定期更新,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、街道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100%;组建了环境保洁、城市管理、关爱老人等16只志愿者队伍,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
 
      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形成了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结合”的教育网络;定期开展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;加强对电视节目、网络媒体的监管,净化荧屏声频,遏制低俗之风的传播。
 
      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。近年来,投入资金50多亿元,先后建成了老城区中心休闲广场、麻音塘景观改造、万山体育广场、谢桥新区“两馆”、木杉河景观改造等公共文化体育休闲场所;实施了“一化四改”,即城管数字化、主街道“白改黑”改造、路灯亮化改造、小街小巷改造和地下管网改造工程。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已定级为国家4A级景区,长寿湖已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。
 
     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。通过实施尾矿库综合治理、土壤修复、石漠化治理、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、河道治理、环保设施建设、污染排放整治、节能环保技术推广等措施,万山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,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.3%,绿地率达到16.5%,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.2平方米。
 
      浓荫掩映的街道、缤纷雅致的公园、便利洁净的市场、齐整通畅的道路、设施完备的小区……随着环境的持续改善,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。(张小辉  邓明鹏)

编辑:姚 尉
 

相关热词搜索:侧记 全省 山区

上一篇:立足“三个第一” 强势推进道德讲堂建设
下一篇:36家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1400万元

分享到:
收藏